12月15日上午,智慧土木工程的发展与挑战2019年全国土木研究生学术论坛暨国际交流会“结构工程”主题交流会分会场一在建筑学院一楼学术报告厅顺利举行。本次交流会分会场一由福建工程学院的张铮和福州大学的吴兆旗担任主席。
本次会议由中南大学的卢得仁,华东交通大学的王慧智,福州大学的张健斌,福州大学的林庆捷,福州大学的杨航,福州大学的吴扬杭,重庆大学的李静尧,福州大学的郑剑皇,青岛理工的刘继睿,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郑跃这十位学者主讲。
卢得仁就“带拉筋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纯弯构件”这一主题介绍了他的报告,他的报告就研究背景和基础,纯弯性能研究,轴压力学性能研究,钢管形状约束力系数及拉筋提高系数推导这四个角度展开。重点介绍了纯弯性能研究这一部分,这一部分又分为试验方案,试件几何尺寸,构造及加载示意图,试验结果三个小部分,其中试验结果从外钢管破坏,内破坏及混凝土破坏等多个角度进行介绍分析。他在报告的最后做了小结,内容为拉筋能有效提高SCFDST柱的承载力,刚度和延性。配置拉筋后可提高内外钢管中部处混凝土强度,提高钢管的环向应力等。
王慧智带来了主题为“内管设PBL肋型圆套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节点滞回性能分析”的相关的研究报告。他的报告分为研究背景,试验研究,试验结果及分析,有限元模型,结论及展望这五个部分。他在提到有限元模型这一部分时,特意介绍了结构划分网格的方法,和随动强化模型这两点,在做总结时,他提到肋长与梁高一致时,承载力是最高的,之后随着肋长的变化,承载力几乎没有变化这一结论。同时他在报告的展望这一部分中提到正在进行的内管设PBL肋型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节点滞回性能参数分析等内容。
张健斌从“异型钢管混凝土柱的抗火设计分析”这一主题开展报告。该报告分为研究意义,温度场有限元模型,受火全过程模型,参数分析,总结五个部分。在第一部分内容中,重点介绍了异型截面与传统截面的对比,钢管混凝土耐火性能研究现状。在温度场有限模型这个部分,他简单介绍了温度场有限元模型,温度场模型验证这两个内容。在第三部分,他讲述了热力耦合有限元模型,高温下材料本构和热力耦合模型验证。在他的报告中还涉及了保护层类型,保护层厚度,截面形状,截面周长等部分。他的报告总结中,他重点强调了钢管混凝土的耐火极限随着保护层厚度的增加而增加,荷载比越小保护层的防火效果越明显这一结论。
林庆捷就“蜂窝型腹板焊接H型钢短柱轴压性能试验研究”这一个主题,给我们带来了相关报告,他的报告有引言,实验对象,加载方案及测点布置,试验结果与分析,试验数据分析,结论这六个部分。开题背景中他向我们分享了开展这个课题的目的,研制基于H型钢柱优势和初期的蜂窝型钢试件。他具体向我们介绍了试验结果与分析部分,该部分又细分为X破坏模式实验结果分析,Y破坏模式实验结果分析两个部分,他又从孔径D对极限承载力影响,试件承载力转换单位开孔面基折减强度系数,孔径D对刚度影响,边孔孔心至柱端距离X对极限承载力影响,X对刚度影响,孔周应变强度,计算承载力和试验结果对比这几个角度开展了试验数据分析。最后总结了整篇报告内容。
杨航就“h型高强度铝合金开孔柱轴压承载力试验性能研究”这一主题向我们介绍了他的报告,该报告分为研究背景,试验研究,试验结果分析,结论四个部分。在铝合金有诸多优点,越来越多应用于工程建筑结构中,但铝合金基本构件的力学性能又与钢的有所不同,不能照搬钢结构的机算公式等的背景下开展了这项研究,试验研究这一部分又细分为试件设计,初始缺陷的测量,试验加载方案及测量方案这三个小部分。重点介绍了试验结果分析部分的试验数据分析部分,该部分从开孔数目为1系列试件荷载位移曲线,开孔数目为2系列试件荷载位移曲线,荷载—跨中应变曲线,荷载—应变强度曲线,荷载—跨中扰度曲线这几个部分开展详细地介绍。他向我们分享了铝合金柱承载轴压力发生屈曲破坏时变形较大,几乎所有试件其最大位移均出现在跨中等结论。
吴扬杭从“六边形钢管混凝土角柱的滞回性能”这一主题展开,为我们带来了相关的研究报告,该报告分为研究意义,模型建立,参数分析,简化计算这四个大块进行阐述。重点介绍了简化计算这一个部分,其中有初始刚度,荷载峰值,荷载峰值对应的的位移,软化段BC的刚度等多个内容,他在最后解释分析了简化计算滞回曲线与试验曲线形成的原因。他们的试验结果表明骨架曲线的下降段随着轴压比和混凝土的增大而变得更陡,随着长轴比的增大而变缓。最后他们提出六边形钢管混凝土角柱的简化荷载-位移恢复力模型这个想法。
李静尧的报告为“低合金钢—高强螺栓承压型抗剪连接可靠性分析”该报告由研究背景,不定性分析,可靠性分析,结论和建议,既有成果和致谢五个部分组成。在不定性分析部分,他从抗力不定性影响因素,材料性能不定性,几何不定性,计算模式不定性,荷载不定性这几个小部分分别展开详细地介绍,他基于计算模式不定性得出钢板承压破坏的计算模式不定性均值大于1.0;高强螺栓可能会在达到计算机抗剪承载力前被剪断的结论。基于可靠性分析,他得出低合金钢—高强螺栓抗剪的可靠指标均大于一般钢构件的可靠指标,满足“强连接弱构件”的概念设计原则这一结论。在报告的最后他又同我们简单地分享了他在这方面的其他成果。
郑剑皇带来了“福州海峡文化艺术中心模态试验和分析”的报告分享。他的报告分为引言,工程背景,初步有限元分析,试验模态分析,结果讨论,总结这六个部分。引言从复杂建筑结构现状,动力特性研究现状两个方面介绍。他在报告分享中的初步有限元分析中简单介绍了有限元建模过程和结果分析这两个部分。在试验模态部分,他按照环境激励与测试设备,测试过程,模态分析和结果分析这样的顺序具体详细地介绍了相关内容。最后他从墙体对振型的影响,设计参数对基频的影响,模型简化对刚度的影响这三个方面做出总结。
刘继睿以“引力混凝土钢筋锈蚀及锈胀开裂的研究”为题,从背景,内容,结论和展望四个方面展开他的报告,首先简单介绍了引气混凝土,引气的影响,混凝土内钢筋锈蚀和钢筋锈蚀的影响。重点从引气混凝土抗冻机理,锈蚀开裂模型,引气混凝土模拟,气泡分布随机性,临界锈蚀率计算这五个方面的详细内容。对荷载,侵蚀,冻融这三个方面提出自己对该方面的展望。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研究方向。
郑跃就“近海环境下锈蚀箍筋约束混凝土本构模型研究”这一主题,讲述了他的报告。他的报告分为研究背景,试验概况,试验结果与分析,本构模型建立,结论这五个部分。他的报告是在沿海RC结构常年饱受氯盐侵蚀作用影响,结构安全性和适用性随龄期增长不断降低的背景下展开的研究。他简单地向我们介绍了试验的相关概况。重点分析介绍了试验结果及其分析和本构模型的建立两个部分。最后他的报告表明他们所建立的本构模型能较为准确的反映锈蚀箍筋约束混凝土力学性能,可用于近海环境下锈蚀RC结构剩余承载力及抗震性能评估。这项技术性的研究为我们今后评估相关方面的数据带来了一个很好的方法。
(文/雷宇琳 图/李育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