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下午,2019年全国土木工程研究生学术论坛暨国际交流会“结构工程”主题报告在大会分会场一建筑学院一楼学术报告厅顺利召开,报告由香港大学陈学伟教授、福州大学陈昭晖教授担任会议主席。
报告特邀香港大学陈学伟教授、福州大学李明教授、并邀请武汉工程大学雷勇志、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李腾飞、沈阳建筑大学魏顺利、上海交通大学彭沈楠、福州大学谭佳丽、石家庄铁道大学陶韬、长安大学胥勋辉、武汉大学杨碧莹、福州大学付馨迪主讲。
陈学伟教授带来一场以“OPENSEES在结构分析中的应用”为题的学术报告。他通过对比剪力墙非线性分析模型的微观模型和宏观模型两种模型来介绍了ETO开发思路和主要功能,表示ETO适用于研究生做理论研究,同时也推荐使用PBSD进行超高层弹塑性分析。希望更多的研究者能在这个平台上学习、交流和分享各自的研究成果,共同促进基于性能的结构抗震设计、结构弹塑性分析方法的发展。
李明教授就“ETE 在结构分析与设计中的应用”为主题展开报告。他重点介绍在智能建模中转接口原理、难点、工程运用的内容,例如识别数据格式、非线性材料、构件单元、楼层信息等等,也向我们普及了关于智能设计、智能报告、智能出图等相关层面的知识,深化我们对于ETE 在结构分析与设计中的应用的理解。
雷勇志围绕“基于改进灰狼优化算法与稀疏回复理论的结构损伤识别”展开报告。他指出稀疏正则化理论为求解病态方程提供了一种较为可取的思路,基于稀疏正则化理论与改进后的灰狼优化算法,提出了一种稀疏正则化-改进灰狼优化损伤识别方法,能够大幅度减小优化算法的搜索空间,提高计算精度。
李腾飞带来了“基于 OpenSees的高强钢组合K形 偏心支撑框架精细化建模分析”的报告。他表示,通过采用具有高精度和高计算效率的有限元软件OpenSees来对一个K-HSS-EBF拟静力试验模型进行精细化数值建模研究,对K-HSS-EBF进行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数值模拟,将模拟结果与试验所得的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进行对比,由此验证模型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魏顺利就“严寒地区变电站钢结构建筑物开孔龙骨复合墙体热工性能有限元分析”为主题展开报告。他从单元选取、边界条件、接触关系、开孔长度宽度间距等几个方面进行介绍,得出轻钢龙骨腹板开孔参数是影响开孔龙骨复合墙体传热的重要因素和开孔端距与龙骨间距对墙体保温性能都有较为明显的影响的结论。
彭沈楠围绕“Numerical study of hybrid timber-glass I-beams on pegs”展开分享。她提到玻璃材料性质上一些缺陷使传统玻璃梁设计中抗压强度得不到充分利用,由此提出HGT I-Beams onpegs的设计概念并建立模型,研究了复合木纤维工字梁在准静态弯曲荷载和多变量弯曲荷载作用下的后破坏能力,显示多变量加载对复合木玻璃工字梁的影响
谭佳丽分享的主题为“基于嵌套离散型贝叶斯网络的桁架结构安全评估”。她简要地介绍,离散型贝叶斯网络的BN三要素:几何拓扑、条件概率表、推理方法,验证了BN几何拓扑避开了拓扑学习的弊端,同时也表明嵌套离散型BN即可评估构件也可评估体系,且精度高,有助于实际的应用。
陶韬对“斜列三方柱平均风压系数的干扰效应研究”进行报告。他综合阐述了风洞试验概况、风压系数和风压系数干扰效应,通过刚性模型测压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斜列三方柱平均风压的干扰效应,并将试验结果与已有文献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风洞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胥勋辉带来的是“结构面形貌特征量化及其变形特性研究”。他指出当前一半以上的工程建设涉及岩体,破坏多为结构面控制,通过获取结构面形貌参数、结构面剪切力学行为、刚度表征进行分析,可以建立基本模型并验证结果的正确性。
杨碧莹以“GFRP 层合板及螺栓节点抗拉性能的试验和离散元模拟研究”为题,介绍了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及其研究现状,基于二维九圆盘模型及应变势能密度相等的原则,再根据复合材料特性,提出了一种19球三维模型,并初步给出了一套基于典型纤维增强复合受拉破坏试验的离散元接触强度标定流程。
付馨迪给我们介绍了“多重四边形环索-张弦穹顶局部断索冲击分析” 她由1992年韩国一在建斜拉桥发生倒塌为例说明拉索的重要性,并模拟断索冲击的过程,将等效荷载卸载法与规范推荐的DAF放大法做出比较,对规范取值适用性进行重要评估。
(文/郑小丽 图/林宸)